早上09:30於集合點出發,前往流浮山的尖鼻咀。由於尖鼻咀鄰近米埔濕地,可以遠眺米埔醉人風景而后海灣濕地及紅樹林是遷飛候鳥度冬棲息地和補給站。在這片濕地停留的遷飛候鳥每年多達5萬隻,其中包括黑臉琵鷺、黑咀鷗和小青腳鷸等世界性瀕危品種。團友可以近距離觀賞水鳥飛翔,盡情享受攝影樂趣。
再到流浮山海味街。流浮山盛產海鮮,盡情於海味街選購流浮山本土特產及海味,走到海味街盡頭是一個海灘,可以眺望深圳灣大橋和對岸的深圳市一帶景色。中午到流浮山海鮮酒家品嚐鮑魚海鮮餐,餐後前往屏山文物徑。
屏山文物徑蜿蜒於坑頭村、坑尾村和上璋圍間,貫連多座典型中國傳統建築,有祠堂、 廟宇、書室及古塔等,信步可達。當中聚星樓、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仁敦岡書室、達德公所被納入為法定古蹟。來回步行需時2小時,可不走完全程,參加者可探究新界的傳統面貌及宗族生活。最後結束行程,乘坐旅遊巴於16:30前返回解散地點。
再到流浮山海味街。流浮山盛產海鮮,盡情於海味街選購流浮山本土特產及海味,走到海味街盡頭是一個海灘,可以眺望深圳灣大橋和對岸的深圳市一帶景色。中午到流浮山海鮮酒家品嚐鮑魚海鮮餐,餐後前往屏山文物徑。
屏山文物徑蜿蜒於坑頭村、坑尾村和上璋圍間,貫連多座典型中國傳統建築,有祠堂、 廟宇、書室及古塔等,信步可達。當中聚星樓、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仁敦岡書室、達德公所被納入為法定古蹟。來回步行需時2小時,可不走完全程,參加者可探究新界的傳統面貌及宗族生活。最後結束行程,乘坐旅遊巴於16:30前返回解散地點。
$318 |
$318 |
門前上落車
有洗手間
室外
尖鼻咀,原稱龜山,是香港新界西北的一個地方,位於元朗區西北部,東臨流浮山,北臨后海灣。由於尖鼻咀鄰近米埔濕地,可以遠眺米埔醉人風景。米埔擁有多種生態景觀,包括潮汐塘、魚塘、白鷺林、路邊樹林等,為雀鳥提供了各式各樣的棲息地。
后海灣沿岸的泥灘和紅樹林沼澤是香港最具生態特色和最多雀鳥棲息的領域,是世界著名的拉姆薩爾濕地的一部份,也是目前南中國第二大濕地,範圍包括尖鼻咀和最為人熟識的米埔自然保護區。這片濕地是個淺水海灣,臨水地帶為廣闊的潮間帶泥灘,灘後遍佈紅樹林、潮間帶蝦塘(基圍)、漁塘和蘆葦林,當中紅樹林的面積是香港最大,而蘆葦林面積則是香港和廣東省最大。后海灣濕地對遷飛候鳥非常重要,是牠們從北極圈俄羅斯遷飛至澳洲期間的度冬棲息地和補給站。在這片濕地停留的遷飛候鳥每年多達5萬隻,其中包括黑臉琵鷺、黑咀鷗和小青腳鷸等世界性瀕危品種。
門前上落車
有洗手間
休憩場所
購物
流浮山以其出產的海鮮聞名,尤其是蠔。因為該處位於后海灣畔,臨近珠江口,有淡水流入,所以適合養蠔。流浮山海味街比較狹長,人來人往,販賣不少新鮮海鮮和海味,有即場開生蠔的,也有肥美的金蠔,蝦乾魚乾,多不勝數。走到海味街盡頭是一個海灘,可以眺望深圳灣大橋和對岸的深圳市一帶景色。
門前上落車
有洗手間
室外
室內
位於新界元朗的屏山文物徑是香港首條文物徑,於1993年12月12日開幕,長約1.6公里,蜿蜒於坑尾村、坑頭村和上璋圍之間。文物徑貫連多幢典型的中國傳統建築, 信步可達,只需花半天遊覽, 便可領略新界的傳統面貌及宗族生活。當中聚星樓、鄧氏宗祠、愈喬二公祠、仁敦岡書室、達德公所被納入為法定古蹟。
鄧族定居屏山後, 先後建立了「三圍六村」, 即上璋圍、橋頭圍、灰沙圍,以及坑頭村、坑尾村、塘坊村、新村、新起村及洪屋村, 並興建多所傳統中式建築如祠堂、 廟宇、書室及古塔等,作為供奉祖先、 團聚族群及教育後人之用;又傳承不少傳統習俗,例如各項節慶儀式。這些不但象徵鄧族的民俗文化,同時亦反映新界的傳統風貌。
09:30
16:30
團費以30人計算 (每車送兩位工作人員) ,即收取28人費用。
團費會因應人數及其他因素而變,只供參考,一切以本社所提供的正式報價單為準。
團費會因應人數及其他因素而變,只供參考,一切以本社所提供的正式報價單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