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上09:00於集合點上車,前往於域多利道下車,由專業導遊帶領沿摩星嶺徑上山。摩星嶺是二戰重要據點,因此建有大型炮台等軍事設施。過了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旁邊已是其中一個炮台遺蹟,摩星嶺炮台在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此帶有五組大炮炮位、射擊指揮總部、火藥庫、營房、瞭望室、情報站等,規模很大。行至盡頭,便會見到位於竹林內摩星嶺標高柱。原路折返青年旅舍下山,去到分叉路口轉左,便可去到摩星嶺配水庫臨時花園。花園有一大片草地,在此可俯瞰西博寮海峽,也可望到西高山。再返回分叉路口沿摩星嶺道繼續下山,再到訪位於芝加哥大學內的銀禧炮台遺址及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白屋。最後到西環鐘聲泳棚打卡,需要走一段陡峭的樓梯才會到達泳棚。全程步行約3小時,便結束上午的行山行程。
中午到上環酒家品嚐中式圍餐,餐後前往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是香港唯一的軍事博物館,展出槍械、大砲、手提武器、軍服及紡織品等400多件藏品。常設展覽「香港海防故事」展示本地自唐代至回歸的海防和軍事變遷,訴說獨特的香港海防故事。最後結束行程,乘坐旅遊巴於16:30前返回解散地點。
中午到上環酒家品嚐中式圍餐,餐後前往香港海防博物館。香港海防博物館是香港唯一的軍事博物館,展出槍械、大砲、手提武器、軍服及紡織品等400多件藏品。常設展覽「香港海防故事」展示本地自唐代至回歸的海防和軍事變遷,訴說獨特的香港海防故事。最後結束行程,乘坐旅遊巴於16:30前返回解散地點。
$238 |
$248 |
需要行斜路
需要行樓梯
室外
摩星嶺徑 → 青年旅舍 → 摩星嶺山頂 → 摩星嶺配水庫臨時花園 → 銀禧炮台 → 西環鐘聲泳棚 (約3小時)
於域多利道下車,沿摩星嶺徑上山。摩星嶺高海拔260米,為香港島最西端的山峰。摩星嶺要塞在1906年起興建,1911-1912年建成,被英軍選為港島西防守總部,是二戰重要據點。因此建有大型炮台等軍事設施,而這些軍事設施在二戰後一直荒廢至今。過了賽馬會摩星嶺青年旅舍,旁邊已是其中一個炮台遺蹟。這些炮台建於二十世紀初,用以守護維港以西海域,是炮彈射擊指揮總部。其中一門大炮口徑達9.2吋,32呎長,可想而知炮台規模之大。二戰時期,日軍於1941年曾轟炸此帶,守軍當時在投降前已將炮台的軍事設施破壞。摩星嶺炮台在2009年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可是部份炮台日久失修。此帶有五組大炮炮位、射擊指揮總部、火藥庫、營房、瞭望室、情報站等,規模很大。行至盡頭,便會見到位於竹林內摩星嶺標高柱。原路折返青年旅舍下山,去到分叉路口轉左,便可去到摩星嶺配水庫臨時花園。花園有一大片草地,在此可俯瞰西博寮海峽,也可望到西高山。再返回分叉路口沿摩星嶺道繼續下山,再到訪位於芝加哥大學內的銀禧炮台遺址及被評為三級歷史建築的白屋。最後到西環鐘聲泳棚打卡,需要走一段陡峭的樓梯才會到達泳棚。
▲ 溫馨提示:此行程為【中級難度】行山行程,來回需步行約3小時,不適合較年長長者及行動不便人士。
應穿著淺色長袖衫和長褲、有護踝及抓地能力足夠的鞋,有需要可攜帶行山手杖,做足防曬,並帶備足夠的水。
門前上落車
室外
銀禧炮台是香港昔日一座海防炮台,位於香港島摩星嶺西面山腳,域多利道及摩星嶺道的交界處,炮台的英文名稱得名自域多利道的舊稱域多利銀禧道,意思是維多利亞女皇登基25週年。炮台於1939年落成,設有三個炮位,配備三門6吋海防炮,用於防衛維多利亞港西部的水道。銀禧炮台的2號炮位及周邊建築於2010年獲列入香港三級歷史建築,並交由芝加哥大學改建為香港校園。
有升降機
有洗手間
室內有冷氣
休憩場所
門前上落車
有洗手間
室外
休憩場所
[星期四休館]
香港海防博物館由逾百年歷史的舊鯉魚門炮台改建而成,是香港唯一的軍事博物館。博物館現已完成大型更新工程並重新開放,予公眾免費入場參觀。「香港海防故事」常設展覽展示本地自唐代至回歸的海防和軍事變遷,訴說獨特的香港海防故事。此外,博物館還設有一條以軍事為主題的史蹟徑,讓參觀人士感受鯉魚門海峽的軍事氛圍與自然景致。
常設展覽設在山嶺上的鯉魚門堡壘內,由窖室改建的11個主題展覽廳組成,展示自唐代以來香港的海防和軍事變遷,以及香港抵禦日本侵華的歷史。我們展出種類豐富的展品,輔以文字及圖片說明,加上多媒體視聽節目,讓觀眾對香港海防歷史有進一步的認識。
09:00
16:30
團費以60人計算 (每車送兩位工作人員) ,即收取58人費用。
團費會因應人數及其他因素而調整,只供參考,一切以本社所提供的正式報價單為準。
團費會因應人數及其他因素而調整,只供參考,一切以本社所提供的正式報價單為準。